會議室音響系統(tǒng)以滿足報告、會議的同時應適當考慮演講、音樂等多用途性。通過合理設計使擴聲與電聲相輔相成,以實現(xiàn)會議音響系統(tǒng)“一專多用”的專業(yè)性。打造一個合格的會議室音響系統(tǒng),對會議室聲場設計也是不可忽視的。
1、合適的響度。
對于以語聲為主的廳堂,響度一般不低于60~65dB;對于有比較大的動態(tài)范圍的廳堂,如音樂廳,響度一般不低于40~80 dB。
為了達到合適的響度,應考慮以下幾點:
①聲源的能量;
②觀眾廳的容積與擴散;
③房間的體型;
④廳堂自然混響時間;
⑤背景噪聲。
2、聲能分布均勻。
即聲場分布均勻,保證各區(qū)域內(nèi)聽眾聽到的響度基本一致。聲場均勻的廳堂中,最大聲壓級與最小聲壓級之差不超過6dB,最大聲壓級(或最小聲壓級)與平均聲壓級之差不超過3dB。
在音質設計時,采取下列措施可使聲音得到充分擴散,聲能分布也就比較均勻。
①體型設計的擴散處理;
②裝置各種類型的擴散體;
③均勻布置吸聲材料。
3、合適的混響時間,能提高語言清晰度和音色豐滿度。
4、充分利用近次反射聲。近次反射聲有助于加強直達聲,特別是大廳內(nèi)來自側墻的反射聲,對聲音的空間感和洪亮感起重要作用。在大型廳堂中,可利用近次反射聲使聲場均勻。
5、避免出現(xiàn)音質缺陷。廳堂的音質缺陷主要指回聲、顫動回聲、聲聚焦、聲染色及聲陰影等聲學現(xiàn)象。避免廳堂音質缺陷的方法,主要是從廳堂的體形設計和吸聲材料布置兩方面入手,消除產(chǎn)生音質缺陷的條件。